世界互聯網大會觀察:中國正從邊緣成為主流
浙江烏鎮,這個歷史上長期遠離工業文明的古老水城,卻以最親密的姿態擁抱互聯網。
昨日,在烏鎮舉辦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來自全球數千名政府官員、互聯網企業家、專家以及媒體記者,穿梭往返于江南的水閣、橋梁、石板巷和煙雨之間,圍繞“互聯互通、共享共治”主旨,商議互聯網治理、新媒體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網絡安全和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等國際互聯網話題。
互聯網之于中國,相比互聯網之于世界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工業革命落后于歐美的中國,在信息和網絡革命時代,具備了引領世界潮流的能力。
接入互聯網20年,中國網民超6億,世界互聯網十強企業,中國則占據四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遠超歐洲,一個世界網絡強國已具雛形。
在中國,也還沒有哪個行業像互聯網一樣,憑借充分的市場化競爭和自下而上的打拼誕生如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多名享譽世界的企業家。
“中國互聯網經濟已超美國”,麥肯錫資深董事合伙人羅頤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旨演講中做出這樣的論斷。這并非恭維,羅頤介紹,麥肯錫國際全球研究院分析了各國互聯網相關產業占GDP的比重(稱為IGDP)發現,中國在全球屬領先地位,增長速度驚人。
據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手機網民規模5.27億,龐大的網民規模,孕育了龐大的互聯網市場。
即便是被形容為一個“受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的千年古城烏鎮,也頻繁利用互聯網技術升級服務質量,如二維碼門票、網絡售票、智慧旅游、全區域免費熱點覆蓋、掃碼支付等等。平常生活中的點滴,印證了互聯網似水一樣在烏鎮滲透而不可分離。
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烏鎮,烏鎮也有望成為類似達沃斯那樣的小鎮,賦予其互聯網時代的魅力和國際品牌形象。
互聯網中國式崛起:從邊緣到主流
在昨日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親臨會場宣讀了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致辭,而這也標識著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為國內規格最高的互聯網大會。
習近平指出,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同時,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并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本次高規格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正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在過去18年時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縮影。
除了互聯網本身蘊育的網絡游戲、手機應用、社交、視頻等新興產業,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還正在加速對各大傳統行業的滲透和變革,互聯網金融、物聯網、電子商務無不展現除巨大的發展想像空間,如何利用互聯網正成為所有傳統行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組合也孕育了全新的行業機會。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會上表示,騰訊未來將專注于做互聯網的連接器,除了通過通訊、社交大平臺上的優勢把人連接起來,還要把服務和設備連接起來,與盡可能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更高級的互聯網生態。
在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看來,人類社會正在進入萬物互聯的智慧新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甚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系也正在加速形成各種新的聯系。
“到2020年,很多人被連接的智能設備數量會達到一千個,在2040年的時候,這樣的現象將會非常普遍,所有的人和物都會通過移動設備和物聯網聯系起來,所有的數據都會在云終端進行儲存和高速處理,屆時我們的生活將會極大的改變。”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也在演講中提到。
在網絡所帶來的信息傳輸快速化和透明化不可避免的趨勢下,網絡正以雷霆之勢對各個傳統行業發出挑戰,但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責任編輯:韓杰)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