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x網絡回傳LTE小基站 打造LTE + FTTx融合寬帶
目前固網寬帶網絡向”無線化”和”戶外部署”發展,同時移動網絡也在向“寬帶化”和“室內部署”發展。移動網絡帶寬的不斷提升使其與有線網絡的距離日益拉近,固定寬帶網絡和移動寬帶網絡日趨融合發展。
上海貝爾固網業務中心產品與方案支持經理孫曦光在接受飛象網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上海貝爾正致力于幫助運營商充分利用的先進PON光纖寬帶接入網絡提供融合業務,提出FTTx網絡回傳LTE小基站最新回傳解決方案,幫助電信運營商在4G時代打造LTE+FTTx融合寬帶解決方案。”
運營商建設4G LTE和FTTH網絡面臨挑戰
根據阿爾卡特-朗訊貝爾實驗室預計,到2016年,85%的移動數據業務流量將依賴固定寬帶網絡。“因此,在4G時代,甚至5G時代,固網和移動網融合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孫曦光說。
但是,當前電信運營商建設4G LTE和FTTH網絡面臨著重要的挑戰:首先是激增的寬帶業務需求驅使運營商不斷增加網絡容量,擴容網絡覆蓋范圍和深度。其次,傳統的移動回程網絡增加了運營整體成本。第三,異構化的無線移動網絡對回程網絡提出了新的挑戰。最后,FTTH網絡大量部署,成本高昂而且投資回收周期長,而且從投資來看,隨著FTTH的部署,投資之后,LTE的壓力更大。
來自中國移動的研究報告,未來移動數據業務預計5年將增長40倍,10年增長1000倍。而未來室內業務將占總業務量的90%。“這樣就會導致小型基站會大行其道”,而且有數據分析:預計到2016年全球小基站的規模會達到5900萬臺。預計到2017年小型基站的數量達到9100萬臺。
不可忽視的是,小型基站的部署將對回程網絡提出很多挑戰:
首先站點大量增加,預計一個宏基站需要15到20個小型基站,甚至更多。
其次,選址方面更加多樣化,小型基站可在各種各樣的場所,比如說像路燈、路邊的交通設施,甚至有一些室內的場景,還有一些倉庫、海邊、碼頭、機場。
另外,回程方案也比較多樣化、網絡容量不斷增加、部署和運維難度增加、網絡拓撲異構化等。當然小型基站的大量部署在為無線網絡帶來更高復雜性的同時,也使傳統的無線回程網絡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和網絡運維的復雜性。
FTTx網絡回傳LTE小基站
據了解,上海貝爾正上海貝爾正致力于幫助運營商充分利用的先進PON光纖寬帶接入網絡提供融合業務,即利用FTTx網絡回傳LTE小型基站。
“固定寬帶接入網絡天然特點可以滿足多樣化的小型基站接入。在實際的固定及移動融合網絡中,可基于FTTx網絡優化無線網絡室內覆蓋,通過FTTH、FTTB、FTTWAP等靈活方式提升網絡的容量和使用效率。”孫曦光對記者表示。
當然,利用FTTx網絡回傳LTE小型基站還具有諸多顯著優勢,“可利用無處不在的FTTx網絡、建網成本最低,回報最快、可滿足LTESmallCell回傳功能、性能和管理要求、不斷發展的GPON、10G EPON, NG PON2技術可不斷降低回傳成本,同時提高回傳的品質。”孫曦光對記者說。
同時,基于以上技術上海貝爾所推出的7360 ISAMFX接入網產品系列已經具備了提供移動和固定寬帶融合業務的能力。而且該系列產品具有明顯的優勢:高速CBU不僅可滿足4G/WiFi一體化Small Cell基站回傳要求,而且支持SFP ONT靈活部署,可快速實現小型和室分基站PON上行化。另外多種保護機制,可靠回傳基站業務,以及全面支持light Radio小型基站部署。
據孫曦光介紹,7360 ISAMFX接入網產品系列的整體設計理念包括整個設計架構,在業內目前來說都是最先進的解決方案。“整個系統設計是從互聯網的應用來考慮的,同時增加了一些智能分析。”
據透露,目前該產品還處在試商用階段,“在三大運營商里面都有一些具體的項目,預計2015年會商用。”(責任編輯:韓杰)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所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表、發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布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布者(即,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用戶所發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